光伏板转换效率,转换效率

sddy008 基础 2022-07-20 74 0

今天给各位分享转换效率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光伏板转换效率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何谓能量转换效率?常用哪些方法表示

效率是对为完成特定任务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有效性评估。如

果此任务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能量,那么转换效率

指的是能量转换的实施效果。对于电力转换过程而言,效率的测

量方式为输出功率(单位为瓦特)除以输入功率(单位为瓦特),

用百分比表示。在电力电子学中,使用希腊字母(η)来表示效

率。参见图 1。

理想的电力转换过程的效率为 100%。但是,达到 100% 的效率是

不可能的,因为所有真实的电子器件均会以热能的形式损失部分

能量。部分输入功率用于能量转换过程本身,因此输入功率不会

完全转换为输出功率。因此,效率必定小于 100%。

转换效率是什么

什么是转换效率 转换效率就是电源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:即电源转换效率=电源为主机提供的即时输出功率/输入电源的即时功率times;100%。一般来说,PC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有着一定的要求。PC电源是将交流电能量转换成直流电能量并供应给主机配件的设备。具体地说,电源将一路220V(或110V等)、50Hz(或60Hz)交流电转换为+12V、+5V、+3.3V以及-12V、+5Vsb多路直流,输出给配件。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存在损耗,衡量损耗的一个指标就是转换效率。 最初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%左右,在Intel的ATX12V 1.3电源规范中,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%,而在ATX 12V 2.01中,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──不得小于80%。因此在购买电源时,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。 大家知道电源其实就是一个由变压器和交流/ 直流转换器以及相应稳压电路所组成的ldquo;综合变电器rdquo;。这个ldquo;综合变电器rdquo;里面包含两个主要部件mdash;ldquo;变压器rdquo;和ldquo;电流转换器rdquo;,而这两个部件本身就存在着电能的消耗,它们附属的稳压电路自然也不例外,因此电源本身又是一个ldquo;耗电器rdquo;。输入电源的能量并不能100% 转化为供主机内各部件使用的有效能量,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转换效率的问题。nbsp;关于转换效率需要注意的 1、不同的电源产品,其转换效率不同; 2、同一电源产品,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,其转换效率也有变化。 第一点很容易被人理解,因为不同的电源产品之间,它们内在的变压电路、电流转换器以及功能电路都会有所不同,再加上自身的功率本来就不相同,所以转换效率不同是理所当然的。但是为什么同一产品的转换效率也会变化呢?这就要先从电源的输出电压说起了:电源的输入电压是额定的220V,而输出电压则有+12V、+5V、+3.3V 不同的规范,这就表示电源里至少拥有三种不同(ldquo;线圈缠比rdquo;、ldquo;磁感泄露率rdquo;不同)的变压器,由于三种变压器的功耗不尽相同,就意味着+12V、+5V 和+3.3V的电压输出其各自所对应的变压器转换效率亦不相同。 一般而言,+12V 电压输出负责为CPU 以及硬盘和光驱的驱动马达供电,+5V 电压输出负责为硬盘和光驱的PCB 电路板供电,+3.3V 的电压输出则是为主板上的内存电路模块供电。当计算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,各部件的使用频率和工作负荷会有所不同,导致不同电压输出回路的工作负荷浮动,所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,电源转换效率也是变化的。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,电源自身功耗的浮动不是很大,而电源对外输出的浮动就比较大了,所以通常认为电源的输出负载越大,单位负载所ldquo;分摊rdquo;的电源自身功耗就越小,此时转换效率也就越高。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的要求 转换效率与PFC 电路功率因数的区别最近有些电源标称自己的转换效率高达98%,但是仔细研究发现他们所谓的ldquo;转换效率rdquo;实际上是主动式PFC 电路的功率因数,这个因数表征的是有多少电能被电源利用了( 输入电源的实际能量/ 电网供给电源的能量),对于主动式PFC 电路来讲,功率因数可以达到98% 甚至99% 的水平;而我们所谓的转换效率,应该是电源供给其他设备的能量/ 输入电源的能量,二者表征的对象是不一样的。 不过,这里也需要注意,ldquo;功率因数rdquo;并不就等于ldquo;转换效率rdquo;。现在有些商家将主动式0.99的功率因数解释为能得到99%的电源转换效率,这很显然这是不对的。虽然两个都是描述省电的概念,但对于个人而言两个概念的意义是不一样的。PFCldquo;功率因数rdquo;高是为国家省钱,而ldquo;转换效率rdquo;高是为用户省钱。 最初,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%左右;在Intel的ATX12V 1.3 电源规范中,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%;而在ATX 12V 2.01 中,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mdash;不得小于80%。 因此在购买电源时,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。之所以前后两个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规定有如此大的差别,原因有三: 1、新的ATX 12V 2.01 规范基于新的电气制造技术,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; 2、因为主机功耗大幅度增加,如果电源的转换效率不提高的话,那么整机的巨大功耗和发热量将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; 3、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。nbsp;追求高效率电源有哪些意义 1、节约能源同时节省电费,既保护环境也降低了使用成本。对于平时运行功耗200W的配置而言,典型负载转换效率从75%上升到85%,可以减少31W的无谓损耗。 2、降低电源的发热,有助于构建静音主机。开关电源耗散的功率,小功率下在50W量级,大功率下可达150W或更高,实际上是机箱内一个可以和CPU、显卡比拟的大热源,电源散热风扇的转速与风量也是可以和高端CPU散热器相比的。要让电源风扇运行在较低转速下而保证稳定,就需要电源的效率达到一定水准。 关于效率方面,Intel发布的桌上型电脑电源设计指南(简称PSDG)对转换效率作了强制要求和建议要求,强制要求是转换效率在20%、50%、100%的输出下分别不低于65%、72%、70%(老实说,等于没有要求),而建议要求是以上三种输出下均不低于80%且功率因数(PF)值不低于0.9,即网友们经常听到的80Plus标准。

什么是转换效率?

转换效率就是电源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:即电源转换效率=电源为主机提供的即时输出功率/输入电源的即时功率×100%。一般来说,PC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有着一定的要求。PC电源是将交流电能量转换成直流电能量并供应给主机配件的设备。具体地说,电源将一路220V(或110V等)、50Hz(或60Hz)交流电转换为+12V、+5V、+3.3V以及-12V、+5Vsb多路直流,输出给配件。这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存在损耗,衡量损耗的一个指标就是转换效率。

最初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%左右,在Intel的ATX12V 1.3电源规范中,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%,而在ATX 12V 2.01中,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──不得小于80%。因此在购买电源时,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。

大家知道电源其实就是一个由变压器和交流/ 直流转换器以及相应稳压电路所组成的“综合变电器”。这个“综合变电器”里面包含两个主要部件—“变压器”和“电流转换器”,而这两个部件本身就存在着电能的消耗,它们附属的稳压电路自然也不例外,因此电源本身又是一个“耗电器”。输入电源的能量并不能100% 转化为供主机内各部件使用的有效能量,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转换效率的问题。

关于转换效率需要注意的

1、不同的电源产品,其转换效率不同;

2、同一电源产品,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,其转换效率也有变化。

第一点很容易被人理解,因为不同的电源产品之间,它们内在的变压电路、电流转换器以及功能电路都会有所不同,再加上自身的功率本来就不相同,所以转换效率不同是理所当然的。但是为什么同一产品的转换效率也会变化呢?这就要先从电源的输出电压说起了:电源的输入电压是额定的220V,而输出电压则有+12V、+5V、+3.3V 不同的规范,这就表示电源里至少拥有三种不同(“线圈缠比”、“磁感泄露率”不同)的变压器,由于三种变压器的功耗不尽相同,就意味着+12V、+5V 和+3.3V的电压输出其各自所对应的变压器转换效率亦不相同。

一般而言,+12V 电压输出负责为CPU 以及硬盘和光驱的驱动马达供电,+5V 电压输出负责为硬盘和光驱的PCB 电路板供电,+3.3V 的电压输出则是为主板上的内存电路模块供电。当计算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,各部件的使用频率和工作负荷会有所不同,导致不同电压输出回路的工作负荷浮动,所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,电源转换效率也是变化的。

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,电源自身功耗的浮动不是很大,而电源对外输出的浮动就比较大了,所以通常认为电源的输出负载越大,单位负载所“分摊”的电源自身功耗就越小,此时转换效率也就越高。

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的要求

转换效率与PFC 电路功率因数的区别最近有些电源标称自己的转换效率高达98%,但是仔细研究发现他们所谓的“转换效率”实际上是主动式PFC 电路的功率因数,这个因数表征的是有多少电能被电源利用了( 输入电源的实际能量/ 电网供给电源的能量),对于主动式PFC 电路来讲,功率因数可以达到98% 甚至99% 的水平;而我们所谓的转换效率,应该是电源供给其他设备的能量/ 输入电源的能量,二者表征的对象是不一样的。

不过,这里也需要注意,“功率因数”并不就等于“转换效率”。现在有些商家将主动式0.99的功率因数解释为能得到99%的电源转换效率,这很显然这是不对的。虽然两个都是描述省电的概念,但对于个人而言两个概念的意义是不一样的。PFC“功率因数”高是为国家省钱,而“转换效率”高是为用户省钱。

最初,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%左右;在Intel的ATX12V 1.3 电源规范中,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%;而在ATX 12V 2.01 中,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—不得小于80%。

因此在购买电源时,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。之所以前后两个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规定有如此大的差别,原因有三:

1、新的ATX 12V 2.01 规范基于新的电气制造技术,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;

2、因为主机功耗大幅度增加,如果电源的转换效率不提高的话,那么整机的巨大功耗和发热量将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;

3、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。

追求高效率电源有哪些意义

1、节约能源同时节省电费,既保护环境也降低了使用成本。对于平时运行功耗200W的配置而言,典型负载转换效率从75%上升到85%,可以减少31W的无谓损耗。

2、降低电源的发热,有助于构建静音主机。开关电源耗散的功率,小功率下在50W量级,大功率下可达150W或更高,实际上是机箱内一个可以和CPU、显卡比拟的大热源,电源散热风扇的转速与风量也是可以和高端CPU散热器相比的。要让电源风扇运行在较低转速下而保证稳定,就需要电源的效率达到一定水准。

关于效率方面,Intel发布的桌上型电脑电源设计指南(简称PSDG)对转换效率作了强制要求和建议要求,强制要求是转换效率在20%、50%、100%的输出下分别不低于65%、72%、70%(老实说,等于没有要求),而建议要求是以上三种输出下均不低于80%且功率因数(PF)值不低于0.9,即网友们经常听到的80Plus标准。

转换效率怎么算

【电源的转换效率到底怎么算?】

经常听到Power的转换率,对这个概念有些不清晰。

我有以下几种理解:

一款额定380W的电源,如果是80plus(转换率)是80%,那么实际输出功率是380x0.8=304W;那么实际上如果你的整机功率在300W上,就不能满足了。

同380w电源,输出功率是380w,实际耗电是380/0.8=475W,就是说额定输出却需要让电表多跑一些瓦数。

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呢??

额定380W的意思是指电源持续稳定输出的最大功率,至于转换效率是指电源输出端的功率除以输入端的功率,这样说楼主明白吗。

额定380值得是电源输出直流电额定功率为380w

实际消耗交流 380/0.8

能量的转换效率。

能量转换效率是指一个能量转换设备所输出可利用的能量,相对其输入能量的比值。输出可利用的能量可能是电能、机械功或是热量。能量转换效率没有一致的定义,主要和输出能量可利用的程度有关。

一般而言能量转换效率是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无量纲数字,有时也会用百分比表示。能量转换效率不可能超过100%,因此永动机不存在。不过像热泵之类的设备将热由一处移到另一处,不是进行能量的转换,其性能系数(英语:Coefficient

of

performance)往往会超过100%。

能量有许多种形式存在,各种形式能量的来源、用途不尽相同,人们为了方便利用,需要将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。

能量转换效率

是指一个能量转换设备所输出的可利用能量,相对其输入能量的比值。输出的可利用能量可能是电能、机械功或是热量。能量转换效率没有一致的定义,主要与输出能量的可利用度有关。

一般情况下,能量转化需要一定的设备,由于设备本身的限制,能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人们需要的能量。

类比

机械效率η

=

W有用/W总

×

100%

,转化前消耗总能量是总功,转化后是有用功,热量损失为额外功。所谓能量转换的效率,就是人们需要得到的能量(有用能量)与

消耗总能量

的比值。

能量转换的效率

=

被有效利用的能量/消耗总能量

×

100%

什么转换效率???

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时,输入量和输出量比值。该比值的计算又可衡量输出的有效性。对光伏电池而言,转换效率是光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。由于电源在工作中,有部分电能转换成热量损耗掉了。因此,电源必须尽量减少热量的损耗。转换效率就是输出功率除以输出功率的百分比。1.3版电源要求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70%。2.0版更是将推荐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%。欢迎追问

谢谢采纳~

关于转换效率和光伏板转换效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评论